一、高消光比
在 1000 - 3000nm 的近红外波段范围内,西格玛近红外偏光片可提供高于 1000:1(30dB)的高消光比 ,部分型号在 1200 - 3000nm 波段能达到 10000:1(40dB)以上。如此出色的消光性能,能够有效抑制非期望偏振方向的光,使通过的光线偏振纯度极高,对于如物质分析、热成像等对偏振光纯度要求严苛的应用场景而言,是极为关键的优势。在物质分析中,高消光比确保了检测光线的纯净度,可极大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;在热成像领域,能提升成像的清晰度与对比度,更精准地呈现物体的热特征。
二、高透过率
即便未进行增透(AR)镀膜处理,其透过率*高可达 87% 。这意味着在近红外波段,有大量的光线能够顺利通过偏光片,为系统提供充足的光能量。当应用于高能量激光相关的实验或设备时,高透过率可减少光能量的损失,维持激光的强度与稳定性,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和设备的高效运行。例如在近红外激光通信系统中,高透过率有助于信号光的长距离传输,降低信号衰减,提高通信质量。
三、材料特性优异
采用硅酸碱、硼酸碱玻璃等材质制造,这种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。它不易受到损伤和腐蚀,相较于一些其他材质的偏光片,在复杂的使用环境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,使用寿命更长。无论是在高湿度、高温度等恶劣环境下,还是长期频繁使用的过程中,都能可靠地工作,减少了设备维护与更换偏光片的频率,降低了使用成本。同时,在红外波长谱区,该玻璃材料的吸收极小,进一步保证了高透过率,也使得它能够适用于对光能量损耗要求严格的高能量激光应用场景 。
四、宽入射容许角
具备 ±15° 甚至更宽的入射容许角 。这一特性允许光线以较大的角度范围入射到偏光片上,依然能够实现良好的偏振效果。在实际的光学系统安装与调试过程中,无需过于精 确地对准光线的入射角度,降低了安装难度与调试成本,提高了系统搭建的效率。并且,在一些光线传播方向存在一定波动或不确定性的应用场景中,宽入射容许角可确保偏光片始终能有效地工作,增强了系统的适应性与稳定性。
五、低光束偏角
透过偏光片的光束偏角小于 20″ 。这保证了光线在经过偏光片后,其传播方向的改变微乎其微,能够保持高精度的光线传播路径。对于那些对光线传播方向精度要求极高的光学系统,如精密的近红外干涉测量系统、光学成像系统等,低光束偏角可有效避免因光线偏折而导致的测量误差或成像失真,从而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与成像质量。
六、良好的镀膜性能
表面通常镀有防反射膜,减少了光线在偏光片表面的反射损失,进一步提高了光线的透过率,优化了偏光片的整体光学性能。此外,西格玛近红外偏光片的框架采用铝合金材质,并进行亚光黑色阳极氧化处理。这种框架不仅为偏光片提供了稳固的支撑与保护,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物理损伤,而且亚光黑色的外观设计有利于减少光线的反射,避免对光学系统产生干扰,在各种光学实验与应用环境中都能很好地适配。
七、激光损伤阈值较高
拥有一定的激光损伤阈值,例如参考值可达 0.1J/cm²(脉冲宽 13ns)、25W/cm²(连续) 。这使其能够承受一定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,适用于近红外激光相关的应用,在这些应用中,偏光片不会轻易因激光能量的作用而损坏,保障了系统在激光环境下的稳定运行,拓宽了其在激光领域的应用范围,如近红外激光加工、激光医疗等对激光损伤阈值有要求的场景。